对很多备孕或已怀孕的女性来说,“保胎” 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,而 “免疫保胎” 更是常常被误解为 “万能方案”。其实,免疫保胎并非适用于所有孕妇,而是针对特定免疫相关问题的科学干预手段。今天就用通俗的语言,带大家理清免疫保胎的关键知识,避开常见误区。

一、先搞懂:什么是 “免疫相关的保胎需求”?
正常情况下,胎儿对妈妈的身体来说是 “半外来者”(一半基因来自爸爸),但妈妈的免疫系统会 “识别” 胎儿,主动避免攻击它,这就是 “母胎免疫耐受”。可如果这个 “耐受机制” 出了问题,免疫系统就可能把胎儿当成 “异物” 攻击,进而导致反复流产、胚胎停育、早产等问题 —— 这时候,才可能需要 “免疫保胎”。
简单说,不是所有保胎都和免疫有关。比如因孕酮低、子宫畸形、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流产,免疫保胎就不适用。只有经医生诊断,确认存在 “免疫异常” 时,才需要针对性干预。
常见的需要免疫保胎的情况主要有两类:
• 自身免疫问题:妈妈身体里产生了 “攻击自身组织” 的抗体,这些抗体会误伤到胎盘或胎儿。比如 “抗磷脂综合征”(体内的抗磷脂抗体会破坏胎盘血管,导致血栓,让胎儿缺氧缺血)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。
• 同种免疫问题:妈妈的免疫系统对爸爸传给胎儿的 “外来基因” 过度敏感,产生了攻击胎儿的免疫反应。比如反复自然流产(连续 2 次及以上),排除了染色体、子宫、内分泌等问题后,可能是同种免疫异常导致。
二、关键一步:先诊断,再保胎,不盲目用药
免疫保胎的核心是 “精准”—— 必须先通过检查明确免疫异常的类型,再制定方案,绝对不能自己判断、自行用药。
医生通常会做这些检查来判断是否需要免疫保胎:
1. 自身抗体检测:比如查抗磷脂抗体(APA)、抗核抗体(ANA)、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(TPOAb)等,看是否有自身免疫问题。
2.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:比如检查 T 细胞、NK 细胞(自然杀伤细胞)的活性 —— 如果 NK 细胞活性过高,就可能过度攻击胚胎。
3. 其他基础检查:同时还要排除染色体异常(夫妻双方和流产胚胎的染色体)、子宫结构问题(B 超查子宫畸形、息肉等)、内分泌问题(查孕酮、甲状腺功能等),避免漏诊其他导致流产的原因。
只有当这些检查明确指向 “免疫异常”,且排除了其他主要病因后,医生才会考虑使用免疫保胎手段。
三、免疫保胎常用方法:每种都有 “适用场景”,不是 “万能药”
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保胎方法,本质都是 “调节免疫系统,恢复母胎免疫耐受”,但不同方法针对的问题不同,也有各自的注意事项:
1. 抗凝血药物:针对 “血管血栓风险”
比如低分子肝素、阿司匹林,是抗磷脂综合征孕妇的常用药。
作用原理:抗磷脂抗体会让血液容易凝固,形成血栓堵塞胎盘血管,而这类药能预防血栓,保证胎盘的血液供应,给胎儿 “供氧供营养”。
注意:不是所有免疫保胎都要用!比如单纯的同种免疫异常,没有血栓风险,就不需要用。而且用药期间要定期查凝血功能,避免出血风险(比如牙龈出血、皮下淤青)。
2. 免疫调节剂:调节免疫 “过度活跃”
比如糖皮质激素(泼尼松、甲泼尼龙)、羟氯喹等。
作用原理:如果是自身免疫病(如红斑狼疮)或自身抗体过高,这类药能抑制免疫系统的 “过度攻击”,减少抗体对胎儿的伤害。
注意:糖皮质激素长期用可能有副作用(如血糖升高、骨质疏松),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剂量和疗程,不能随便加量或停药。羟氯喹相对安全,但也要定期查眼底(避免眼部副作用)。
3. 免疫球蛋白:“紧急调节” 严重免疫异常
比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(IVIG),常用于反复流产、NK 细胞活性极高,或对其他治疗反应不好的情况。
作用原理:相当于给身体输入 “调节免疫的因子”,快速抑制过度的免疫攻击,帮助建立母胎耐受。
注意:这不是 “增强免疫力” 的补药!价格较高,且属于处方药,只有医生评估确实需要时才用,不能盲目追求。
四、避开 3 个常见误区,科学保胎不踩坑
误区 1:“反复流产就是免疫问题,必须免疫保胎”
错!反复流产的原因很复杂,约 50% 是染色体异常(胚胎自身质量不好),还有子宫畸形、内分泌失调(如甲状腺功能异常、孕酮低)、感染等原因。只有排除了这些因素,且检查发现免疫异常时,才需要免疫保胎。盲目用免疫药,不仅没用,还可能带来副作用。
误区 2:“免疫保胎的药越贵越好,多用药更安全”
错!免疫保胎的关键是 “对症”,不是 “贵” 或 “多”。比如抗磷脂综合征用低分子肝素就有效,没必要用昂贵的免疫球蛋白;而单纯同种免疫异常,可能用糖皮质激素就够了,多用药反而会增加肝肾负担、血糖升高的风险。
误区 3:“用了免疫保胎药,就一定能保住孩子”
错!免疫保胎的成功率不是 100%,受多种因素影响:比如免疫异常的类型(抗磷脂综合征比单纯同种免疫异常成功率高一些)、胚胎质量(如果胚胎本身染色体异常,再怎么免疫保胎也难保住)、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等。用药期间,还是要定期产检,遵医嘱调整方案。
免疫保胎是严肃的医疗行为,必须在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、生殖科或妇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。不要轻信网上的 “经验分享”,更不要自行购买使用免疫药物 —— 科学诊断、精准治疗,才是对自己和宝宝最负责的方式。
如果正在经历反复流产或孕期不适,别慌,及时就医,让医生帮你找到原因,制定适合的方案,相信科学,才能更好地守护孕期。
拓展阅读
试管促排:帮你读懂 “多养卵” 的那些事
探秘窦卵泡计数(AFC)
试管婴儿能实现双胞胎梦想吗?一文说清
试管婴儿期间如何科学运动?一文读懂
自身免疫疾病:女性卵巢储备的“隐形小偷”